将进酒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将进酒小说网 > 红钗诏 > 第70章 宝应寺

第70章 宝应寺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又行四日,一行人到达了上郡三十里外的驿站,至多再花上半日的功夫,便能进入京城了。

时近傍晚,学生们都已饥肠辘辘,又因即将进京而兴奋,见陆学谕竟无意于今日入京,而是要去路过的宝应寺借宿,都小声地议论起来。

陆学谕将议论声一一收进耳中,良久才笑道:“诸君餐风饮露千里而来,路过宝应寺,却未观之,何其惋惜也。”

薛度坐在车中,不免吐槽起来,“唉,这宝应寺什么时候看不得,如今赶紧进城才是正事,学谕如此,真是本末倒置了。”

钟令在马上啃了几个饼子充饥,已经不饿了,因一路上感受到了学谕的负责,当下就为其抱屈:“学谕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。”

话音不高不低,正好落入了学谕的耳中,他和善一笑,也解释起来:“方琇方老爷如今正暂住宝应寺中,听说我监学子入京赴试,有心提点几句,已请寺中备好了斋饭,就待诸君了。”

此言一出,学生们立刻就释然了,方琇可是学宫的第一批学子,也是学宫出身的第一位进士科的状元,曾官至一方刺史,如今虽已辞官归隐,仍是不少学生崇拜的对象。

钟令一听这名字,想起的却是养正斋中供奉着的那只金笔,就是那支金笔,害得她比存心斋的少读了不知多少书!

在陆学谕的带领下,这庞大的车马队伍很快就到了宝应寺。

学生们看过去,便见寺门候着几人,其中一个正是学谕的贴身随从,他们这才恍然大悟,原是学谕早就安排了人过来。

其中还有个沙弥,看到他们便双手合十,自称是这寺庙中的知客,说罢便引路上前,带着众人一路来到寺庙寮房。

想着马上就要见到方琇,不少人都面露期待,没想到进了寮房中,却先被斋饭吸引了注意力,知客见状笑道:“方施主特意嘱咐了,诸位施主一路远道而来,或有不习水土者,故而今日的斋饭便做得清淡简单了些。”

诸生哑然,望着桌上的菜色惊叹这还简单,钟令也对崔友诤小声道:“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宝刹,待会儿可得多吃几碗,回去说给子回和师任听。”

崔友诤也难得被勾起了馋虫,苍白的脸上也浮现笑意,“我瞧那道豆芽菜极好,回头或可问问做法。”

似他们这样想的不在少数,就连方琇本人进来了都还有人尚未知觉。

陆学谕率先行了礼,“方老爷。”

其余人才跟着问候,钟令抬眼看去,便见其年约五旬,双眼炯炯,虽是微笑,却含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,只见他亲自将陆学谕的双手抬起,语气也极为亲和,“久违了,陆学弟。”

陆学谕便也笑应道:“今日拜见学兄的何止我这一位晚生,还有诸多学弟在此,亦要请学兄提点一二了。”

一句“学弟学兄”出口,方琇身上的威严似乎瞬间便卸了八分,只如寻常长辈般对着学生笑道:“诸位学弟也不必拘礼,赶了几日的路了,且安坐下来,这宝应寺的斋饭可是难得吃上的,我可是求了主持许久才求来了。”

学生们便都感激致礼,等安坐下来,方琇才打量起这批学生来,见到其中有不少极为年轻的面孔,问陆学谕道:“今次赴试的学生,应比往年都要年青些。”

“正是,这三十六人,最年长的不过三十八岁,最年轻的,才刚及冠。”

方琇大为慰怀,举杯对诸生道:“禅刹有忌,今日我便以茶代酒,为诸位洗尘,明日入京后,蟾宫自有玉树,静待诸君。”

席间见得学生们饮食畅快,他又欣喜几分,待到菜过五味,寮房点灯,他才问起话来,向陆学谕道:“这席间,哪一位是那二十岁的儿郎?”

陆学谕便示意钟令站起来,介绍道:“这便是了,如今在治事堂的明义斋中就读,叫钟令,正是信阳人士。”

钟令也行礼道:“钟令见过学兄。”

方琇叫她近前去,“你是哪年进学宫的?”

“学生是承和十一年入的学宫,先后在知业馆的养正斋、诚心堂的观理斋就读,今年八月刚升入了治事堂。”

方琇有些惊讶,“我曾在养正斋中读了两年的书,又在诚心堂两年,入学四年方升入了治事堂,如今你这少年,却更有为了。”

“学兄谬赞了,学生在养正斋中也时常听闻诸位先达的故事,因此更受激励,便愈加发奋读书了。”

方琇观她行止不卑不亢,也更加满意,问陆学谕她在学宫中的行艺,得知她这年岁已是其中佼佼者,赞赏感慨:“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。此次你且勉力而行,必能有所斩获。”

问完了钟令,他也不忘勉励其他人,又问了几位学生,言语间都是鼓励,又将自己对于会试的经验及所知耐心说来,这如沐春风的态度也叫诸人感念不已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