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下次就可以找个小袋子,里边装上几件衣服,学着平头小青年这样子,在火车上交换一些。
大家来自天南海北,进货的地方不一样,进的货物也不一样。
还能交换消息。
赵三和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一趟非常值得。
对于平头小青年的建议,赵三和最终还是说了抱歉。
“兄弟,有机会咱们就下次换,真的,下次遇见了肯定换。” 赵三和拍拍平头小青年的肩膀。
他说到做到。
下次再遇见的话,他肯定做了充足的准备,交换多少都没问题。
“兄弟,你再考虑考虑,这些可是时下最流行的装饰品。” 平头小青年还在为自己争取。
“这个蓝色的,你瞧瞧,外边年轻的女同志都是带在手上的。”
“这串粉色的也行,还有白色的,同款的项链发圈都有,买下一整套送给心仪的女同志,走出去别提多好看了。”
听见“心仪的女同志”五字,赵三和站起来又坐下。
他没有什么心仪的女同志,甚至是也很少和女同志接触,身边就有一个姜鸣夏。
刚才那串白色的珠子手链,赵三和突然想起了姜鸣夏那时穿的白衬衫。
旁的女同志耳朵脖子手腕上带的很多装饰。
他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家属院里上下班的女工,她们也多佩戴有饰品。
糖果厂是食品厂。
食品厂要保证制作的食品干净卫生,每次进入车间都要佩戴围裙帽子,防止头发或者其他垃圾掉进糖果的生产线当中。
身上的装饰品不影响,所以糖果厂不做要求,许多女工都会佩戴,丰富自己。
赵三和见得多了。
不过姜鸣夏身上什么也没有。
平头小青年提起来的时候,赵三和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姜鸣夏。
甚至于她的头发上都是简简单单的红线缠绕着。
好看是好看。
不过是人衬得红绳好看,换个人根本无法那么好看。
平头小青年这还有什么不懂的。
说妹妹无法说动人心,原来是心里有个人。
有人就好,就怕没人。
没人的话他今天这一单也成不了。
他正好也要换回去一件送给心上人。
赵三和确实很心动,买回去给姜鸣夏带带也没什么。
可是他没钱。
有钱的话,就当做是给邻家妹妹送个小手串。
他也送过张建国和陈涛很多东西。
赵三和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合情合理。
跟着他一起做事,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好东西。
眼下只是其中一个。
对于身边人,他从来不吝啬。
不过着实没钱。
那几袋子衣服拆开了他自己真的装不进去。
那样的话脏了衣服,他们还没办法拿,得不偿失。
“你看衣服打包严实的样子,拆开了根本就没法装回去。” 赵三和摊摊双手,有心无力。
这话半分不假。
实在是没有办法。
若是有办法的话,他立刻换。
或者说他身上还有多余钱财的话,一定就买了,不带犹豫的那种。
有钱的话,现在就因为这一点小事犹犹豫豫,将来怎么敢说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共富贵。
平头小青年知道了赵三和在担心什么,心中更觉得稳妥了。
“哥,你信我,这种我会啊。” 平头小青年拍了拍胸膛。
“交给我你完全放心,我可以打开后再完完整整装回去,保证不会弄乱衣服,也不会扯坏袋子。” 他打着包票说。
赵三和什么也没有说,但是怀疑已经满的快要从眼神中溢出来。
很难不让人怀疑。
他刚说出自己的为难。
这人就说自己能够解决。
大有一种他们交换完立刻拍拍屁股走人的意味。
赵三和也不愿把人想的如此恶劣。
实在是出门在外,不得不防。
“哥,你信我,我可是在我们那边的毛巾厂扛过货,都是需要装在麻袋里边的,装的多着呢。”
他们扛货的不仅需要力气扛,还要能把毛巾装进去。
是称重给钱的。
不然的话,一个麻袋装的松松散散,里边一百条毛巾就没了,明明一大麻袋能够装上千条,剩下的岂不是浪费。
所以毛巾厂扛货的都是把麻袋装的越重越好,反正都是需要装车跑那么一躺的,轻了要跑的次数多,更累。
不如一次多装一些,还能多拿一些钱。
当初他可是为了多在麻袋中装一些毛巾想方设法。
装进去是一门学问,怎么封口更是一门学问。
你走着走着袋子松开了,毛巾散落一地,那只是徒劳。
所以他还是很有技巧的。
那几个袋子还没当初他扛的麻袋瓷实呢。
赵三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。
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他再不答应就显得当时虚情假意了。
更何况,他还可以借机请教一下其中的技巧。
这样远远比一人摸索起来快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