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年夕瑶作为初选记名的秀女,则留下来和之前记名的秀女一并留宫住宿三日进行考察,待十一日皇上复选。
转眼便到了四月十日。
午时二刻,上午礼仪习毕,众人方前往用餐,不出所料,都是冷羹冷炙。年夕瑶今日恰是月信第一天,每次第一天都疼,若是吃了生冷的食品,会更疼。
年夕瑶今日能撑完整场教习实属不易,实在不敢再刺激了。于是,便勉强吃了个饽饽,就辞别众人,先行回去休息了。
年夕瑶刚出门就遇上一人,却是德妃宫中的第一得力的宫女秀姑。
贵妃佟佳氏乃是先孝懿皇后庶妹,在先后病逝后以23岁高龄入宫居先后旧所承乾宫,33岁方册封为贵妃,一直不受宠且无后。其后惠宜德荣四妃中,属居永和宫的德妃出身最低,为人谦和,柔嘉淑慎,深得圣心和太后喜爱,算是后宫中顶说得上话的。
主子得宠,其宫中的官女子自也是有脸面的。这不,秀姑便是这次选秀女礼仪教习中领头的人物。
秀姑看她一眼,看了看四下无人,只低声道:“年姑娘,请随我来。”
年夕瑶低声应了,并不多问,只迈步安静地跟着秀姑往静室走去。
二人进了只有一扇天窗的密不透风的静室,秀姑回身锁好门,方带上柔和的面容,把年夕瑶往软座上让,解释道:“方才在外面,不好多说,还请姑娘见谅。”
年夕瑶哪里敢坐,只道:“不敢,姑姑有事请说。”
秀姑再三请年夕瑶坐,一面道:“年姑娘请坐,姑娘是有大福气的,还要多保重身体为是。”
秀姑见年夕瑶还不愿坐,又道:“之前王爷恐给姑娘招来非议,便只命我暗中关照年姑娘。如今次日便面圣了,倒也不必回避了。王爷让我转告姑娘,他已经得了皇上的准信,姑娘且安心等着便是。”
在过去三天里,这个秀姑明面上和其他姑姑一样对满八旗、蒙八旗更好些,但暗里对她略有照顾,不明显,但却恰到好处。年夕瑶心里早有猜测,如今一听,果真是因胤禛的嘱咐。
年夕瑶恐秀姑为难,便顺势坐了软椅。
秀姑见年夕瑶坐定,这才走去旁边一个不起眼的灰蒙蒙的红木矮柜,弯腰从里面拿出一个食盒和一个布包裹,走到年夕瑶面前。
秀姑先打开布包裹,取出里面热火火的小狗狗造型的金手炉递给年夕瑶:“这个是王爷嘱咐我给姑娘的。”
秀姑看着满面羞红的年夕瑶,不禁抿唇一笑,皇四子幼时就极喜欢狗,恰巧年姑娘又是属狗的,真真是天作之合了。
秀姑又打开食盒,将里面的汤汤水水一一摆在年夕瑶面前:“姑娘在月信期,不宜吃凉的,这些都是王爷命人送来的,姑娘且将就用些,不然恐怕身体着不住。”
年夕瑶一一看去,有红枣鸡肉汤、白萝卜枸杞排骨汤、山药栗子猪肚堡、血糯米粥。每样都不多,但颇为精致,俱是补血暖身的食品,且恰巧是月信期她常吃的。
年夕瑶红着脸道了谢,羞得不敢看秀姑,只抱着手炉埋头吃饭。这个雍亲王行事也太大胆了些,这种事怎好嘱咐予他人。
年夕瑶一面吃一面心惊,德妃和皇四子的关系似乎也不如传闻中那般疏离,而这个雍亲王似乎不像是传闻中那么富贵闲人、不问政事,能在德妃身边安插自己的人,还能在皇宫中搞小动作,能了解自己的喜好,甚至还能得知自己的月信期,那时候能得知远在武昌的自己说的话。
这些种种迹象表面胤禛绝不是表面上那样的专心佛理、懒与人交。
次日巳时初刻,皇上和太后在绛雪轩复阅了记名的二十位秀女,到年夕瑶时,玄烨停顿了几弹指。
对于每一个雄才大略的男人来说,若能征服和拥有这样的女子,将获得无与伦比的满足感,足以与打赢一场大战或是征服一个国家相媲美。玄烨不得不承认,自己被诱惑到了,这是过去57年里从未有过的感觉。
只可惜,年夕瑶是个汉旗女子,还是湖广巡抚之女,四川巡抚之妹。为了满清皇权的稳固,他不打算给一个汉旗女子妃位,但若是只是嫔,也太委屈年夕瑶了,对汉家大臣也没法交代。
太后察觉到了皇上的停顿,低声唤了一声“皇帝”。
皇上回过神,接着圈名,最终选定年夕瑶等6人分赐为胤禛等诸皇子宗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