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馆里,茶香弥漫在空气中,混合着听众们身上淡淡的汗味。说书人的声音渐渐低沉,手中那把老旧的折扇缓缓合上,发出轻微的“啪”的一声,如同一个故事的落幕。
他刚刚讲完了一个令人叹惋的爱情故事,故事里的爱恨情仇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。台下的听众们还沉浸在故事之中,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神情。
这位年过古稀的说书人,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,那些纹路像是被岁月的刻刀精心雕琢而成,每一道都诉说着他的人生阅历。
他的头发花白,如同冬日的初雪,稀稀疏疏地散落在肩头。他微微欠身,向台下的听众行礼,这个动作他做了无数次,但这一次,却显得格外庄重。
“各位看官,今日这书,便是老夫最后一回说了。”说书人的声音有些沙哑,但却透着一种坚定。听众们先是一愣,随后一阵哗然。
一位年轻的后生抢先站了起来,满脸的不舍,“老先生,您这一走,我们可再听不到如此精彩的故事了。”
说书人咧嘴笑着,眼中满是慈祥和对他的感激,“这世间的故事无尽,总有新的说书人会继续讲下去的。”
一位老茶客也缓缓起身,他与说书人相识多年,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,“老哥,这么多年,茶馆没了你,可就少了魂儿了。”
说书人缓步下台,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兄弟,天下无不散之筵席。”
告别众人后,说书人缓缓转身,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走向茶馆的门口。他的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孤独而又坚毅。他的脚步在木质的地板上发出轻微的“嘎吱”声,仿佛是茶馆在为他送行。
他穿过那扇老旧的门,阳光洒在他身上,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。他在门口停了一下,最后看了一眼这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说书之地。茶馆里的喧嚣声还在继续,但他知道,这一切都将成为他新的回忆。
然后,他深吸一口气,抬步走进了阳光之中。他的身影渐渐远去,只留下茶馆里那些还沉浸在故事与离别的人们。
离开茶馆后,说书人拄着一根斑驳的拐杖,脚步缓慢而又有些踉跄地朝着涂山前行。他的背已驼,脸上的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一般纵横交错。当涂山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,他浑浊的眼中泛起了复杂的光芒,有怀念,有感慨,亦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惆怅。
当他来到山脚时,他驻足了片刻,缓缓的抬起手,摘下了发髻上的木簪,粗糙的手指在发簪上摩擦着,“阿瑶,我回来了。”
随后他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而上,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,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,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,就像记忆中的碎片在闪烁。
终于,说书人来到了涂沐瑶他们所住的山洞。
此时涂沐清和涂沐瑶好像都不在洞中,他就这么静静地站着,望着洞口。他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曾经的画面。恍惚间,他仿佛看到涂沐瑶正满含笑意地奔向自己。
“你是……”涂沐清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,说书人颤颤巍巍的转身,在看到熟悉的人影后,他露出了笑容,“涂沐清,好久不见,你还是老样子啊。”
似有所感的涂沐清仿佛意识到了什么,尤其是当他看到说书人手上的那根木簪之后,心中更是确定了什么,“你……”
“我时日不多了,可不可以让我再看一眼阿瑶。”说书人的声音颤抖着,涂沐清内心一震,他想不出任何理由可以拒绝说书人的请求,只是慢慢地点了点头,“瑶瑶在河边。”
“谢谢。”说书人冲他点了点头,然后拄着拐杖一步步缓慢地离开了山洞。
山间的微风吹拂着他花白的头发,不知用了多少时间,他终于来到了之前的那条小河边。
那棵古老的大树还像之前那样屹立在那儿,树干依旧粗壮,树皮依旧粗糙,那是他们曾经一起乘凉的地方。
说书人缓缓走近大树,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树干,就像在抚摸着一位久违的老友。
“这里还是老样子啊……”说书人微笑着喃喃自语道。
他仿佛看到了涂沐瑶那毛茸茸的耳朵在草丛中若隐若现,听到了涂沐瑶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。他们曾一起在这里嬉戏玩耍,分享过彼此的喜怒哀乐。
说书人慢慢地在大树下坐了下来,将拐杖放在一旁。他抬头望着天空,思绪飘得很远很远。
“啊——”突然,从说书人的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,那是说书人多少次在梦中听到的声音。